Hi!欢迎光临陕西省的权威思科、华为、Oracle、红帽、深信服、微软认证培训中心!
| 029-88235527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最新资讯 >

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免疫:网络安全发展五大战略转向

发布日期:2025-02-14 09:47:31点击次数:

分享到:
    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免疫:网络安全发展五大战略转向当前,网络安全领域正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威胁、持续升级的风险以及层出不穷的攻击手段,这一现状不断推动着网络安全领域的不断演进与发展。全球的网络安全专家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,奋力应对着无限扩张的安全风险,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。
    回顾历史,展望未来,经过深入的观察与分析,我们预测2024年将涌现出五大值得密切关注的安全趋势。
首要趋势是,具有国家背景的网络攻击活动将持续升级,成为我们必须重点防范的对象。2023年,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使得网络空间紧张态势不断升级。无论是俄乌冲突还是巴以军事冲突,网络战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作战手段。这些网络攻击所带来的影响深远且广泛,远远超出了直接战区的范畴。随着常规战争与数字战争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,许多国家为实现地缘政治目标,将更倾向于维持和发展低烈度的、具有国家背景的网络攻击。
其次,“谋财”已成为网络犯罪的重要动机,勒索攻击事件将持续高发。在2023年,全球勒索软件攻击的频率自第二季度起显著上升。这些攻击通过加密数据,导致业务系统瘫痪,迫使企业支付赎金。面对停工停产带来的经济损失与赎金损失之间的艰难抉择,多数企业往往选择支付赎金,以尽快恢复业务运行。
     再者,云基础设施与源代码漏洞的存在使得整个系统根基不稳,构建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。2023年11月,某公有云平台发生的全球性故障事件,引发了业界对云基础设施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广泛质疑,以及对云数据安全的深切担忧。同时,我国科技产业所依赖的底层操作系统、数据库等核心软件,大多源自国外主导的开源社区和商业企业,这无疑增加了漏洞和后门的风险。尤其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开源代码漏洞,其潜在风险难以估量。
    此外,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多变,动态防控的“零信任”体系将迎来蓬勃发展。网络攻击者利用新型社会工程手段与武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,给全球各类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。研究发现,攻击者正越来越多地利用零日漏洞,将目标锁定在边缘设备和虚拟化软件上,以逃避检测。   
网络安全发展
 
 
    因此,我们需要在更多行业、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时身份验证机制,以强化身份安全管理;同时,采用零信任技术的微隔离手段,为网络安全提供更为全面且即时的防护。
    后来,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级技术,攻防双方在AI的利用上即将展开激烈的较量。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网络安全形势:一方面,它降低了网络攻击的门槛,导致攻击数量激增且攻击效果显著提升;另一方面,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防御工具可以提高安全运营的效率、增强网络安全响应能力,从而改善网络安全防御的效果。未来,人工智能必将成为识别和消除网络威胁的得力助手。在2023年,奇安信已率先发布了自己的安全大模型——Q-GPT安全机器人和大模型卫士,旨在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增强网络安全能力和防护效果。